動環監控系統基本結構,之前用戶專注于防范黑客或非法入侵、計算機病毒、網絡故障、備份數據等方面的機房管理,往往忽略了機房的環境變化,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后果,如機房內高溫高濕、電力系統不穩定、機房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導致非核心工作人員進出機房的隱患/故障引發的機房事故,以及許多不必要的財產損失。
機房地板下有很多漏水的水源,比如空調機組的沖洗水路、排水管等。鑒于機房區地板下強電、弱電、地線、電纜的迂回曲折,如果不小心漏水,如果不及時處理和清除,后果不堪設想。鑒于主機房漏水的巨大危害和查找的難度,有必要對機房漏水進行實時檢測。
1、動環監控系統的基本結構:
動態監控系統采用逐級級聯的基本結構。對于一個區域,一般由監控中心、區域監控中心、監控單元和監控模塊組成。
在系統結構圖中,各部分定義如下:
監控中心(SC)的設置是為了滿足集中監控、集中維護、集中管理的要求。動態和環境監控系統的建設可以相對獨立,也可以根據維護需求成為綜合網管的組成部分。動態監控系統可以在各級監控中心通過D接口完成與其他網管信息的交互,也可以納入綜合網管系統。
區域監測中心(SS)是為滿足當地縣區的管理要求而設置的,負責本轄區內監測單位的管理。鑒于固網,區域監控中心的概念是縣/區。目前SS的建設逐漸向抗拔終端的方式轉變,功能不斷弱化;至于移動網絡,由于其組網不同于固網本地網,在建設初期就削弱甚至取消了這一層次。
監控單元(SU)是監控系統的最小子系統,由多個監控模塊和其他輔助設備組成。監控范圍一般為獨立通信局(站)。
監控模塊(SM)是指完成特定設備管理功能并提供相應監控信息的設備。比如目前各種帶有通信接口的電力設備,其控制模塊具有對該設備的監控和管理功能,并能與外部信息交互,就屬于監控模塊的范疇。
以上就是關于動環監控系統基本結構的文章,如果您還有什么問題的話,歡迎您向我進行咨詢。